第一千一百七十节 疏勒会战(4)_我要做门阀
四方小说网 > 我要做门阀 > 第一千一百七十节 疏勒会战(4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千一百七十节 疏勒会战(4)

  张越看着众人,却没有说作战部署,反而问道:“续将军,我军军粮还可以支撑几日?”

  “最多只能再支撑三天了……”续相如低头道:“三日后,姑墨等国送来的军粮就将消耗殆尽……”

  汉军自出龟兹,一路西行,全军只携带了三日分量的干粮,一路急行,在七天之中,跨越两千里之地,穿越了姑墨、且末、莎车等十余个西域大小国家的国土,直抵此地。

  一路上,军需补给,基本全靠当地国家及其贵族、商贾的捐输。

  而为了保证速度,通常征粮只征当天军粮,最多将第二天的军粮与草料也准备上。

  正是因此,汉军才能完成这不可思议的进军。

  自初七日出塞,十四日便抵达疏勒边境。

  而代价自然是作战续航能力被削弱到根本无法进行长期作战的地步!

  “三天吗?”张越想了想,下令道:“请续将军去通知各国,务必要在两日内再给我军送来至少一万石军粮,不拘湩乳、麦稻、牲畜!”

  “将军去转告各国贵族、商贾:凡能捐输军粮者,皆案太宗‘输粟捐爵’之策而论功,只需捐输军粮一千石或者牛羊一百头,便必得汉之五大夫爵!”

  输粟捐爵乃是汉太宗采纳晁错的建议曾实施过的一个政策。

  其具体做法就是允许天下商人、地主、贵族、平民,自主运输粮食至长城边塞。

  然后,国家根据其输送的粮食数量,给与不同等级的爵位补偿。

  如今,张越旧事重提,拿着这个政策出来诱惑西域各国贵族、商贾。

  他相信,应该会很有吸引力,至少凑足一万石各类粮食,应该不难!

  而一万石粮食,应该够数日作战之需。

  这样,再加上原本的存粮,汉军的作战时间可以延长至少十天。

  换而言之,张越根本没打算将战争拖过十月。

  他要速战速决!

  这也是他答应李陵要求的缘故——若是常规作战,匈奴十万大军分散在疏勒、莎车甚至大宛境内。

  汉军或许能败李陵,但却很难胜之!

  而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,击败敌人,将其击溃,其实远算不上胜利。

  具体可以参考楚汉彭城之战。

  高帝输的连裤子都当掉了!

  甚至差点把自己小命都撘在里面了,然而,待其脱困,不过数月就又是一条好汉。

  原因其实很简单——冷兵器时代的军队,没有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。

  士兵们的作战意志大部分也都很薄弱,打不过就跑。

  通常情况下,一次会战,战胜方的斩首能达到敌军总兵力的一成就已经是辉煌胜利了。

  毕竟,不是谁都是白起、霍去病。

  不打则已,一打就盯着消灭对方有生力量,寻求大迂回、大包围,天天想着将敌军包饺子。

  但大部分人没有那个能力,也缺乏那样的野心。

  所以,在事实上,彭城之战,项羽赢是赢了。

  但汉军主力,也都跑的差不多了。

  高帝刘邦回去重新收拢一下溃兵,哗啦啦就又拉起了一支军队。

  而游牧民族就更夸张了。

  上次乌孙人被李陵按在药杀水摩擦,昆莫狼狈奔逃,勉强捡回一条命。

  但是……

  乌孙人到底损失了多少?

  能有一成吗?

  对于游牧民族而言,打不过就跑,从来不丢人。

  留下性命,保存性命,是他们天生就会的事情。

  在事实上,自卫青霍去病后,汉与匈奴大小会战上千次,汉军赢下了其中起码七成的战斗。

  然而,以张越所知,所有战斗的斩首数与斩获加起来,也没有超过霍去病的生涯斩首记录,直到张越去岁击破漠北王庭,才堪堪破了霍去病的记录。

  如今,情况也是一般。

  面对李陵兵团,汉军击破可以,但想要消灭却是异想天开!

  送走续相如,张越命人将制作好的疏勒沙盘抬来。然后他站到沙盘前,召集众将,道:“下面,吾与诸公商议作战之事!”

  他看着沙盘上显现的战场,拿着一根特制的指挥棒,指向红河上游,李陵约定之地,对众人道:“此战,我有八字,送与诸公……”

  “只打仆从,不碰匈奴!”

  众人听着,都不懂张越的意思。

  战场上还能选择打谁不打谁?

  张越看着众人,解释道:“公等放心,比起吾等,李陵比谁都要宝爱他的本部精锐!”

  对张越来说,汉军是他的同袍,是战友。

  而对李陵而言,他的本部精锐,是他争权夺利的工具,是实现他野心的依凭。

  他怎么舍得让其本部精锐来与汉军硬碰硬呢?

  若是那样的话,他岂会提议什么君子之战,还不擒二毛、不重伤?

  那不搞笑吗?

  在提议的那一刻起,张越就已经笃定,李陵的本部绝对不会在正面战场上直樱汉军锋芒!

  打头阵和送死的,一定是他的仆从军和炮灰们!

  除非汉军出现败势,不然,李陵的本部就绝不会动。

  张越甚至还猜测,就算是其大军战败,仆从军和炮灰们被打的崩溃,李陵的本部主力也不会出动。

  因为,李陵现在手里的那几个本部万骑,就像晚清李鸿章手里的北洋舰队一样。

  那不是用来对付汉军的!

  而是用来镇压异己,打击政敌的。

  李鸿章能保船避战,李陵同样可以保兵避战!

  说不定,在战场上,一旦出现颓势,第一个跑的就是李陵的本部!

  当然了,也不排除李陵脑子坏掉了,非要和汉军死磕。

  但那样的可能性,几乎为零!

  张越看着众人,道:“诸公,请务必牢记,此战,从李少卿约战之时,就已非寻常意义上的战争了……”

  “这不是一场为了争夺地方,消灭敌人的战争,甚至不是一场通常意义上的军事活动!”

  “无论是对我军,还是对匈奴,都是如此!”

  “这是一场基于正治,而非军事的战争!”

  “从一开始,就是如此!”张越指着自己的脑子说道:“所以,公等请放下军人的思维,改以官员、朝臣的思维,考虑此事!”

  “我军此战的战略,非是杀死多少敌人,更非是缴获多少大纛,而是向天下,向整个世界,向所有人!”

  “无论他是匈奴人、疏勒人、大宛人、乌孙人,还是康居人、月氏人,展示我大汉王师的煌煌之威,展示我大汉天朝上国的王者之风!”

  “使天下人,无论他是谁,都知道——这世界,这天下,凡日月所照,星辰所经,皆为天子之土,天子之臣!”

  “此战便是要确立这个基础事实,并让天下人皆知此事!”

  “简单的来说,这一战的目的,便是打出一个百年无胡人敢轻汉,不敢弯弓抱怨!”

  “便是要令全世界皆知,汉最贵,其他次之!”

  “所以,此乃正治任务,百年大业,千年之基!”张越严肃的问道:“公等可明白了?!”
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疏勒城。

  汉军使者来的非常快,李陵使者刚刚回来复命不过三个时辰,举着节旄的汉使就带着那位鹰杨将军的答复回来了。

  李陵拆开书信,看了一遍,脸色就变得相当尴尬。

  因为,他发现,那位鹰杨将军的用词,真的是很不客气!

  甚至可以说,将他李少卿的脸皮给撕碎了。

  “汉英候、鹰杨将军,凉州刺史,钦命持节使者张子重,顿首再拜李公讳陵足下:幸甚!幸甚!吾闻明公,勇冠三军,智比孙吴,才为世出,故弃燕雀之志,以鸿鹄而高翔,因机变化,于是夺匈奴之权而自用,取孪鞮氏而代之……”

  只是这抬头的一段,就看的李陵面红耳赤,心悸胆焦。

  因为,这些文字,单独看好像是在吹捧他。

  然而实则,所有文字联系在一起,却是赤裸裸的讽刺、嘲讽,从人格、道德、品行的角度,将他李少卿嘲弄的体无完肤。

  弃燕雀之志,以鸿鹄而高翔?这不就是在说他叛国投敌的事情?

  其后的因机变化……更是直接点名了他的野心。

  将他的作为,赤裸裸的挑明了——你别在我面前装X,你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野心家,一个背主投敌,然后再叛主自立,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小人。

  李陵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,继续看下去。

  “夫以尹稚斜之强,三败于汉,丧师二十万,忧困而亡,以狐鹿姑之明,困亡于漠北,身死而国分,故知霜露所均,不育异类,姬汉之邦,无取杂种!”

  “今昭昭天命,乃在于汉,天嘉祥瑞,亩产七石,圣王之政,泽被苍生!幸甚明公,犹知君子之道,心念先王之教,明公之邀,某敢不从之?”

  “必于十月癸未,阴阳交泰之日,率汉骑六千,与公会猎于红河北岸!其时,必如明公之约,申以君子之道,用中国军礼,吾当亲被甲胄,亲持斧钺,致师于万军之前!”

  将信读完,李陵长叹一声,心情既轻松又沉重。

  良久,他叹道:“吾今日始知,吾之罪孽,竟重于斯!”

  书信之中的那一句‘霜露所均,不育异类;姬汉之邦,不取杂种’,让他尤其感慨、心悸、震动!

  因为,如今的世界,现在的汉家,就是这样的一个态度。

  无论古文、今文,不分儒法,黄老……

  所有人都认定了这个事实。

  天下之间,诸夏最贵,其他皆禽兽而已。

  易曰:上九,王用出征,无咎。

  诗云:夷狄是膺,荆舒是惩!

  春秋曰:夷狄无亲而贪,不如伐之,又曰:德以柔中国,刑以威四夷!

  左传干脆直接点明:戎,禽兽也,获戎失华,无乃不可乎?

  简单的翻译就是:你们这些两条腿走路的禽兽蛮子,莫挨我高贵诸夏贵胄!

  思想有多远,麻烦你们滚多远!

  若不想滚那就去死!

  如果你们既不想滚,又不肯去死,那就是为难我中国君子,只好伐之、刑之、屠之!

  而这些,是李陵曾经无比认同,且至今依然根深蒂固于灵魂骨髓的思想。

  只不过从前,被他以种种方式遮掩、隐藏了起来。

  如今,却被那一句‘霜露所均,不育异类;姬汉之邦,不去杂种’所唤醒。

  他颤抖着放下书信,努力的深呼吸,让自己的心绪安定下来。

  “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,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……”他反复的在嘴里和心中念诵着这一句孔子的教训,才终于将心绪安定下来。

  李陵紧紧的握住拳头,在心中发誓:“昔泰伯入吴,不失中国祭祀;萁子东亡,仍为诸夏君子……吾之大业若成,百世之后,何愁天下不尊?!”

  只要他能继续下去,继续掌握大权,拥有西域,甚至漠北。

  那么,今日世人之不解、唾骂与指责,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。

  未来史书之上,春秋之录,必有颂词!

  毕竟,他现在已经是西域匈奴的实际统治者。

  早已深知,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道理。

  只要事业做得足够大,那么黑点再多,黑料再多,也不愁没人替他洗白。

  甚至,只要分量足够大。

  连汉朝君王,也要对他服软,也要拉拢他。

  就像匈奴的孪鞮氏,哪怕战败亡国,长安也会封一个安乐侯,以国宾处之。

  而一般的匈奴贵族,一旦被俘,除了为奴为婢,就只剩下一条死路。

  想着这些,李陵终于从开始的阴霾与抑郁之中走了出来,重新变得自信满满。

  他看向左右,下令道:“立刻擂鼓聚将,召集所有西域国君并大宛将官!”

  于是,隆隆鼓声在疏勒城城头响起,随之有十余名武士吹响了放置在城头的号角。

  呜呜呜呜……

  牛角声震动天地。

  疏勒城内外,无数人听到这声音,纷纷侧目。

  “摄政王聚将!”西域各国君王闻声,纷纷明了,于是目光闪烁着,互相打量,然后才纷纷向着疏勒城中的王宫而去。

  “主人聚将了!”大宛降将们却是兴奋莫名,摩拳擦掌,纷纷聚拢着,排着队兴奋的朝着王宫而去。

  对这些人来说,他们现在迫切的想要向他们的主子证明自己的价值。

  没办法,倘若他们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,那么,主人随时可能让别人来取代他们。

  所以,自古以来,二鬼子总比鬼子更凶狠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ifang6.cc。四方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sifang6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