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7章 洪山宝塔会议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
四方小说网 >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> 第227章 洪山宝塔会议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27章 洪山宝塔会议

  黎元洪虽然不是革命党人,但和革命党的一些重要人物,有特殊关系。比如,共进会会长孙武,曾是湖北武备学堂的学生,与黎元洪有师生情谊。

  文学社社长蒋翊武服役四十一标,是黎元洪的部属。而他们二人,和黎元洪个人关系也不错,对黎元洪也比较了解。

  新军中很多共进会和文学社的成员,也都是二十一协黎元洪的属下,平日里很钦佩黎元洪的为人。

  为了统一思想,确定都督的人选。一九一一年四月,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洪山宝通寺后边的宝塔中,专门开了一次联席会议。

  后来,人们称这次会议为“洪山宝塔会议。”

  洪山宝塔被掩映在树影之中,平日里少有游人,很是隐秘。塔内的螺旋式阶梯可供一人躬身而上。参加会议的是新军各标、营、队的代表。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组织的骨干参加了会议。

  在首义后很有名气的蒋济民身穿排长服装,在塔外巡视掩护。会议没有仪式,不准记录,没有签名,可以说什么痕迹都没留下,足见保密规格之高。

  此会议只开了十分钟,参加会议的人就各自散去。

  据此次会议的参加者万鸿喈,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:“一九一一年四月,蒋翊武托刘九穗来邀我到洪山宝通寺开会,据他说此会是各标、营、队有代表性的重要分子会议。我和刘走到长春观门口遇到蒋翊武,蒋小声告诉我说:‘今日开会,是讨论推举黎元洪为临时都督之事。’我问:‘黎非同志,何以推他为都督?’刘对蒋说:‘早知万同志反对此事,开会时必有争辩,所以先为告之,我们可找一草地休息,详谈一下。’

  “我们几人,找到一僻静之地,刘对我说:‘革命党中间并非没有人材,蓝天蔚在三十二标的时候,大家即有意推蓝为都督,但他远在奉天,一时不能南来。最适合都督之选是吴禄贞,但他也在北方,我们已决定先派人去和他接洽,恐怕他也一时赶不到。至若现在军队里的一些同志,都是一些士兵正、副目,下级军官不多,中级军官更没有,不足以资号召。所以要把黎元洪拉出来,其利有三:一、黎乃当前名将,用他可以慑服清廷,号召天下,增加革命军声威;二、黎乃鄂军将领,素得士心,可以号召部属附和革命;三、黎素爱护当兵文人,而这些文人都是革命党人,容易和他合作。所以,拉黎出来,革命必易成功。我们要的是推翻清政.府,何惜给他一个都督名义,俟将来吴禄贞领兵南下,再推吴为正式都督,给黎一个其他合适位置,有何不可?’

  “蒋翊武笑着对我说:‘将来推你为大东门及通湘门司令时,你还得好好注意黎的行动呢。’

  “我三人进到宝通寺开会时,蒋翊武发言,他说,今天的紧急会议,主要是商量都督人选问题,经文学社与共进会协商后,我们决定推举黎元洪为都督,不知大家意见如何。代表中有人问:‘黎是否同志?’刘九穗站起来解释,把刚才在外边对万鸿喈讲的话又复述了一遍。代表们听了刘九穗的解释,轻轻拍手表示赞成。”

  万鸿喈在回忆文章中还谈到了,事后,他还是有些想不通,向蒋翊武和刘九穗提出疑问:“蒋同志既为文学社首领,文学社又人数众多,何不推为都督?”

  蒋翊武答:“在湖北举义,自以湖北人为领袖适宜。”

  万鸿喈又说:“既然如此,蔡国祯(即蔡济民)亦可为之。”

  蒋翊武正色地对万言道:“革命团体,前有日知会、共进会,以及群治学社等,孙武、刘公、季雨霖均可推为都督,革命党人不争权夺利,以免将来发生裂痕也。”

  蒋翊武的这一番话,高深莫测。历史大变革时期,能人辈出,诸如蒋翊武这样的,被各个团体推举为首领的人们,其实,个个都很不简单。这些人不是靠资历,靠关系,或者靠些什么独有的资源,不是的。他们是群众运动中,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,也就更加难得可贵。

  武昌首义的发起者和领导者孙武,在一篇文章中写道:“辛亥五月初一,在长清里九十一号的机关,招集干部同志潘善伯、邓玉麟、丁立中、彭楚藩、李春萱、谢石钦、梅宝机、牟鸿勋、高因群、钟雨庭、马驥云、钱芸生、徐万年、孟法臣,徐北宾、方兴等开会,湖南焦达峰、黎意达、杨晋康等亦赴会。会上,决定本年冬季起义,以保定秋操后举行。推举黎元洪为都督,此会决定也。”

  时间推算,孙武说的这次会议,应当是宝塔会议的一个月之后。孙武手稿《武昌革命真像》记载,共进会在起义前十天,即十月一日上午十时,“各代表至德租界共和里十二号孙武病室会议”,重申“依五月决议案,请黎为都督”。

  首义参加者胡祖舜也回忆说:“余议首义之前,蒋翊武曾一度提议元洪为未来都督之人选问题,众议虽无任何决定,然亦无人反对,元洪之被拥为都督,非偶然也。”

  有些人说,黎元洪是被临时拉出来当这个大都督的,从以上首义参加者的回忆看,显然不是事实。恰恰相反,首义的先贤们是经过慎重考虑的。如果随便拉个人当这个大都督,就太亵渎武昌首义的志士和黎元洪本人了。

  至于黎元洪本人是不是知道此事,就不得而知了,有一点是肯定的,黎元洪是被动行事。

  而在首义前的一段时间里,黎元洪的日子也不太好过。他在仕途上最好的时光,当属张之洞在总督任上。黎元洪努力做事,充分得到了顶头上司的认可、支持和欣赏。

  张之洞调军机处赵尔巽接任总督后,黎元洪的日子也还是不错的。赵也是个干事的人,他也自然喜欢黎元洪这样的,有真才实学又努力做事之人。

  赵尔巽调离换上陈變龙后,黎元洪的日子就大不如从前了。做为官场中人,黎元洪也是有所短的。他一路走来,顺风顺水,似乎是凭真本事努力做事应该得到的,其实不然。这里还要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,就是碰上“明君”。有幸碰上张之洞、赵尔巽这样的“伯乐”,“千里马”才能一往无前。

  陈變龙是那种很没有自知之明之人,本来资质平平,但却特别的自信。觉自己很了不起,简直就是个天才,这个国家多少年里都出不了一个的天才。

  我们常说有的人自我感觉良好,陈變龙还真不属于这样的人。他的自我感觉,可不是一般的好。一个人有自信,这不是坏事,自信总比自卑要好些。但什么事都有度,做过了头,性质就会变。

  自己觉得自己很不错也就是了,可陈變龙不止如此,他还要求下属整天捧着他。喜欢有一帮人,一帮什么本事没有,就知道阿咿奉承吹吹拍拍之人,整日围着他转,整天歌功颂德,大唱赞歌。

  一个正直的人,一个正经人,看到这样的情景是很恶心的,但陈變龙就喜欢这口。别人越把他捧上天,他就越飘飘然,越觉得自己了不起了。

  黎元洪不会做这样的事呀,尽管他照样兢兢业业,努力做事,却不被陈變龙所欣赏。不但如此,陈變龙很多时候都觉得,黎元洪是看不起他,也就使他和黎元洪之间的关系,更加不睦。

  而张彪就不一样了,他在这方面术业有专攻。比如,陈變龙一到任,张标就下了功夫。听说陈變龙喜好诗,就花了一百两银子,请人做了四首诗,颂杨陈變龙在别的任上的功德。这马屁拍得恰到好处,张彪说这诗是他自己作的,实在是有感而发。

  陈變龙也来了兴致,当时大笔一挥,写下“儒将风流”,高度赞扬了张彪的文采。

  张彪那一百两银子没白花,不久陈變龙就保奏他做了中军副将。职务虽然没变,级别升了。

  张彪尝到了甜头,一发不可收拾。不久,陈變龙女儿过世,陈还是个很贪的人,不放过任何一个敛财机会大操大办。

  张彪也借机奉迎,广泛发动下属凑份子,一共搜刮了十万两白银送了上去;陈變龙自然对张彪更加另眼相待。

  而黎元洪却只是象征性的送几块银元。陈變龙以为黎元洪就是个一毛不拔的守财奴,一个铁公鸡式的人物,除了对黎元洪更不屑外,倒也没什么过多的想法,反正有好事肯定轮不上黎元洪。

  但是不久,湖北各地遭受水灾,湖北慈善总会为救济灾民,号召各界慷慨解囊捐助。黎元洪一下子就拿出三千大洋,还发动属下捐款。

  陈變龙听说此时后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自己一个堂堂总督,家出了丧事,你就拿几块银元。为了这些穷鬼,这些灾民你一下子拿出这么多,你什么意思呀,我这个总督还赶不上灾民吗?岂有此理!陈變龙对黎元洪印象更坏了。

  幸亏这个时候,张彪已经和黎元洪成了好朋友。时不时的拉黎元洪一把。至少不会趁火打劫,落井下石,黎元洪的日子虽然难过一些,但总还能过得去。

  陈變龙走后换成瑞澂当总督后,黎元洪的的日子更难了。 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ifang6.cc。四方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sifang6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