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五章 玄德尽起西川兵,宛城无间道!_蜀汉
四方小说网 > 蜀汉 > 第一百四十五章 玄德尽起西川兵,宛城无间道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四十五章 玄德尽起西川兵,宛城无间道!

  阴县县令府宅。

  大堂之上。

  刘禅看向跪伏在地的文聘,笑着说道:“君侯可愿降我?

  “哼!”

  文聘轻哼一声,将头一撇,并不说话。

  坐在堂中的刘禅呵呵一笑,对于文聘,他还是很有耐心的。

  “自古道:识时务者为俊杰,通机变者为英豪。今将军所统新野,皆已属他人类;南阳之地,止有孤城一区,内无粮草,外无救兵,危在旦夕。将军何不从我之言,归顺汉中王,复镇荆襄,可以保全家眷。幸君侯熟思之。”

  “太子不必多言,我心意已定,家中女眷,尽由尔等处置便是了。”

  他最有能耐的儿子都死了,如今自己也年纪大了,活着还有什么意思?

  死了算了,这样还能保住一生的名望。

  “殿下所言极是,如今归降,想来殿下亦是会重用,君侯何乐而不为呢?”

  窦骁在一边,亦是为刘禅劝降。

  “鼠辈,焉敢言语?”

  对于自己被抓的罪魁祸首,文聘对他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脸色的。

  窦骁被文聘一骂,面有愠色,不再言语了。

  于禁在一旁撸起胡须,他本来是想要劝说几句的,但见窦骁下场,如今文聘模样,只得是闭口不语了。

  莫要他上前说话,反倒是被文聘泼了一身脏水,不值。

  况殿下身边少一人,那他于禁立功的机会,便多一分。

  功劳总是没有人嫌多的。

  “也罢。”

  似庞德,如今亦不想归降,给这文聘一些时间好好想想罢。

  反正养起来,也不费多少口粮,万一他改变主意了,他身边便又多一大将。

  “给延寿亭侯松绑,便是不归降,也可一同宴饮罢。”

  左右上前给文聘松绑,倒是让文聘心中搞迷糊了。

  不把我关起来?

  万一我跑了你不怕?

  但

  他转念一想,脸上马上是露出苦笑之色。

  他文聘孤家寡人,能跑到何处?

  说句难听的,就算是他跑了,对于这汉中王太子刘公嗣来说,又有什么损失呢?

  文聘心中有气,但也老老实实的在侍者的引领下,坐在于禁身侧的食塌边上。

  他也不说话,拿起酒肉便吃便喝,丝毫不在意其他人的目光。

  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啊!

  在原历史上,这文聘日后镇守江夏郡,曹叡即位之初,在江夏击退了孙权的进攻。史书称他“在江夏数十年,有威恩,名震敌国”。

  这种人才,若是能收为己用,那他刘公嗣便又多一位可镇守一地的大将了。

  “诸位,请!”

  刘禅端起酒樽,对着堂中众人举杯。

  “谢殿下。”

  众宾客欢宴,于禁喝着酒,脸上却一直瞄着刘禅,以及刘禅身后的关银屏。

  这关家娘子真是的?

  怎么一天到晚粘着殿下不放?

  徐商之妻张氏在他手上久矣,根本就没机会送到刘禅身边。

  难啊!

  想给殿下送个美人都不成。

  他这个做下属的,也太失败了吧?

  不行!

  得找个机会!

  这张氏若是再待在他手上,这军中士卒该以为他好女色了。

  他于禁可不是那种人!

  益州。

  成都。

  汉中王府。

  汉中王刘备此刻身披单衣。

  在他身后,吴夫人手持竹扇,轻轻的给刘备扇着风。

  她此刻额头上带着些许汗珠。

  “夫君,可好些了?”

  刘备轻轻点头。

  “好多了。”

  这天气热,干起活来都是满身是汗。

  说起来

  似这般闲适的日子,何时有过?

  似乎便也只是在江东的时候罢?

  “夫君,今日已行房事了,不可再来了。”

  刘备闲下来了,吴夫人似乎都年轻了不少。

  但刘备呢!

  毕竟年纪大了,作为妻子,吴夫人该告诫的,自然也是要告诫的了。

  刘备却是轻哼一声。

  “勿忧,孤身子好得很,莫非夫人感受不到?嗯?”

  说完,刘备当即动手,他也不含糊,大热天里,两人大战三百回合。

  片刻后。

  刘备额头满是细汗,他轻轻的吐出一口浊气,眼神都变得清明了不少。

  而吴夫人则是羞得走入房中。

  这老夫老妻的,还是在白日,外面可是有侍女的,当真是羞死人。

  呼

  吴夫人走后,刘备忍不住上前抚着自己的后腰。

  老了。

  老了啊!

  在新野之时,刘备发现自己大腿生出赘肉,由此感慨而落泪。

  当时他是这般与刘表说的:“我过去常常骑马,大腿没有赘肉。现在不再骑马了,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。时光飞逝,人即将步入垂老,却没能建功立业,因此感到悲伤。”

  如今功业似乎立得差不多了。

  为汉中王,但精力已然不济。

  至于匡扶汉室?

  以他现在的年纪,怕也是不行了。

  尤其是在自己的儿子如此争气的情况下,刘备虽然是髀肉复生,却还想着与吴夫人回味起夫妻之间的乐事。

  打了一辈子的仗,确实可以来享受享受了。

  正在刘备感慨之际,门外却是传来侍女的声音。

  “大王,尚书令与军师求见。”

  刘备愣了一下。

  孝直与孔明一道来求见,莫非是有要事?

  他眉头微皱,不要是荆州方面,传来什么坏消息罢?

  他刘玄德之所以还有闲心与吴夫人同乐,那便是因为他有个好儿子的原因在。

  有太子刘禅在,便是他刘备百年之后,这打下来的基业,也有人继承,这匡扶汉室之事即便是他没有完成,他这个好儿子也会替他完成。

  但若是太子出了事,那他岂敢浪费时间?

  还有闲情逸致行云雨之事?

  他简单的将衣服穿上,对房中吴夫人喊道:“夫人,更衣。”

  片刻之后,已是身着一身得体王侯袍服的刘备缓缓走出吴夫人卧房。

  汉中王府书房中。

  法正与诸葛亮已经是等有一段时间了。

  “大王这几日,可是有些懈怠了,这尚书台之事,这几日也不来过问。”

  君主不问,便是相信他法正的能力,得到刘备的信任,这种感觉自然很好。

  但你信任归信任,这不问一问,我心里也不安啊。

  万一做得不好,那该怎么办?

  诸葛亮依旧是羽扇纶巾的模样,他轻摇羽扇,脸上缀着笑容,言道:“大王征战一生,现如今得有闲暇,自然是要修养身心的,如今曹贼势弱,养好身子,方能匡扶汉室,还于旧都!”

  这也不见殿下养好身子啊?

  前几日去拜见的时候,大王明显就是气血虚浮,一副沉迷女色的模样。

  再听他夫人言之,吴夫人近日来气色不错,面色红润。

  这一来一去,便可知晓大王为何气血虚浮了。

  纯纯是房事过多了。

  大王现今如此,还不如领兵征伐的时候呢!

  正在两人说话的时间,书房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。

  “哈哈哈!”

  刘备大笑一声,脚步踏入书房,他说道:“孝直、孔明,你两人今日怎有空至王府来寻我?”

  “臣下参见大王。”

  法正与诸葛亮皆是对刘备行了一礼。

  “这些虚礼便免了。”

  他轻轻一笑,说道:“都坐罢。”

  书房之中,早有侍者将鹿皮坐垫放置好。

  两人依次跪坐下去。

  “大王,这是荆州方面的奏报,还有殿下的亲手书信。”

  “哦?”

  刘备眼睛顿时亮起来了。

  他方才还担忧自己的麒麟儿,以为是荆州有变,但现在见到是太子手书,那说明荆州方面是没问题的了。

  刘备接过信件,迫不及待的便要打开来看,但见房中二人,他还是耐住性子。

  “不知这荆州如何了?”

  成都与荆州相隔千里,想要传递消息,其实没有那么容易的。

  一来一回,即便是百里加急,也要个一个月时间。

  “荆州奏报:前将军关羽先下襄阳,后面更是在樊城水淹七军,关平奔袭宛城,殿下攻拔新野,如今南阳,已尽在我手。”

  闻此,刘备脸上露出震惊之色,他整个人兴奋得站了起来,说道:“当真如此?”

  法正重重点头。

  “军中奏报,自然是真的,甚至方才臣下所言,不过七七八八而已,大王不信,自可观之。”

  虽然刘备知晓他二弟天下无敌。

  自己的宝贝儿子更是少有谋略,之前能够平定南中四郡之地,如今去了荆州,自然也是有一番作为的。

  但是他没想到,这一番作为,也太大了罢?

  刘备亲自将刘禅上表的荆州奏报拿在手上端详,脸上的喜色是丝毫不掩饰的。

  “哈哈哈!”

  他仰头大笑一声,说道:“孤有麒麟儿,那孟德拿什么和我争?”

  伱曹孟德有这么猛的儿子吗?

  我刘备有!

  玄德仔细看荆州奏报,却是发现荆州一开始,局势并没有那么容易,而且法正也是捡近来的事情说,像是江东偷袭江陵,傅士仁投降,糜芳戴罪立功,刘禅与江东签订盟约,乃至于与孙权联姻之事,都未说出来。

  “傅士仁乃是随我多年的老将,不想他居然贪生怕死,险些害得孤失去荆州,好在糜子方迷途知返,戴罪立功。”

  跟随自己的老臣背叛了他,刘备此刻心中不太好受。

  对于当时的情形,刘备也不禁为刘禅捏了一把冷汗。

  若非太子在关键时刻急中生智,否则这江陵有倾覆之危啊!

  而且

  还逼迫江东孙权与他结盟。

  看着这盟约上的条件,刘备脸上的笑容笑得那是更灿烂了。

  “江东鼠辈,又行偷袭之事,好在太子关键时刻力挽狂澜。”

  诸葛亮在一边亦是说道:“殿下神武,生擒江东大都督吕蒙,逼得仲谋签订盟约,与我等共击孟德,还送来了七十五万石粮草,原本荆州缺粮,还要靠蜀中运转粮草,如今有了这七十五万石粮草,益州粮草,便可供应自身了。”

  从益州转运粮草到荆州,一路上的消耗,那都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
  能够将这些粮草省下来,积蓄粮草,过些日子从汉中攻伐关中,恐怕也不是一件难事了。

  “只是云长与我儿在荆州搞出如此大的动静,使孟德损兵数万,更是折损了南阳郡之地,怕其不会善罢甘休,若魏国发大军攻伐南阳,以云长与太子在南阳的军力,恐怕不是孟德的对手。”

  开心完了之后,刘备脸上马上露出担忧之色。

  “大王何不看殿下手书呢?”

  被法正一提醒,刘备连忙将刘禅的亲笔信拿出来仔细观详。

  前面小半的篇幅,都是写刘禅思念刘备,思念成都亲人的内容,言真意切,看得玄德公那是眼眶微红。

  后面大半的篇幅,则是刘禅论天下大势了:

  其中的内容总结一下,主要的观点便是这三个。

  第一,别看汉中之战打赢了,荆州这边也进展迅速,但曹操家底厚实,要想一下子把他打趴下,根本不可能,我方粮草不足,应当还是要采取守势,待时局生变,再做打算!

  刘备虽然有了与另两家抗衡的实力,明面上比孙权风头还盛,但他仍然是三方中较为弱小的一方。不要说与雄踞北方的曹操相比,即便是与东吴相比,刘备也占不到什么便宜。

  或许刘备手下有不少闻名于世的文臣武将,但是孙权麾下的实力也不逊色。

  孙权本身的才能就十分出色,曹操曾夸赞称“生子当如孙仲谋!”

  除此之外,孙权麾下的文臣武将阵容也十分豪华,吕蒙、陆逊两大都督个个都是文武全才,程普、黄盖、周泰等武将或许个人武力不及刘备的五虎将,但也不容小觑。

  更重要的是,孙权占据的江东八十一县远比刘备手中的益州更富饶。

  毕竟益州动乱,而江东一直安稳,未有大战,百姓安居乐业,基础自然比益州要好了。

  刘备夺取汉中后,虽然实力上已经十分强盛,但是与曹操相比还是大有不如的,甚至还不如曹操一半的实力。

  这主要是因为,整个汉朝时期的经济中心都是在中原地区,曹操所控制的区域不但人口多、耕地多,物产也非常丰富。

  况行军打仗可不仅仅看谁手下的谋臣武将最多,人口的基数决定所能供养的士兵数量,而物产的多寡也决定着能够用兵的时长。

  以这两个方面来看,刘备的实力都大大不如曹操,这也是为什么在诸葛亮北伐后期,必须号令妇女上战场运补给的原因,就是因为人口基数不足,难以满足战争的消耗和需要。

  刘禅信中此言,自然是不想要刘备去浪了。

  我们还不是大优势,别人比我们猛多了。

  高筑墙,广积粮,这才是正道!

  当然,第二点,刘禅又提出来了,如果要保住现在的局势,给足魏国压力,是必不可少的,若刘备能够派遣西川之兵数万人去汉中,做出要攻伐关中的架势,可以吸引曹孟德的注意力,牵制魏国兵力,让他不敢将全部军力都放在南阳。

  虽然益州要休养生息,但休养生息也是要看时候的。

  曹公连续进为魏公、魏王,代汉之意已十分明朗。

  显然,曹操正处于由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到“代汉”的转型期。

  此时,曹操尚未完全得到北方士族的普遍支持,曹丕即位后,推行“九品中正制”才拉拢士族,而原本对他持一丝幻想的拥汉人士则积极行动起来,曹操“内有忧逼”。

  而最坚决打着“汉室”旗号的刘备,则成为拥汉派们最后的期望。

  在汉中之战期间及以后数月,北方连续发生了许都之变、侯音起事、魏讽袭邺之图谋、孙狼起事等事件。

  这些事件的起因,有的是因不堪曹操的征发,有的是出于挽救汉室,但多对刘备、关羽遥相呼应。

  所以说,刘备确实需要休整,然而,最需要休整的是曹操。

  曹操只要喘过气来,大家拼实力,刘备就永远没有机会了。

  大仗不能打,小战不能停,便是现在刘备一方应该做的。

  这最后一点,刘禅则是提出,益州粮草难以为继,西川之兵去汉中之后,可作为屯田兵,建设汉中,至于短期的粮草问题,江东的七十五万石粮草,便可作为支援。

  看完刘禅手信,刘备脸上的骄傲之色,是难以掩饰的。

  这便是我刘备的好儿子!

  当年对甘夫人的那一拔,含金量还在上升!

  “孝直、孔明,太子的信,你们看一看罢。”

  刘备将信件交给诸葛亮与法正,二人见刘备脸上的神情,自然也是知晓其心情不错的了。

  殿下在心中到底写了什么?

  孔明心中好奇。

  两人快速的将信中的内容看完,眼中亦是有惊诧之色,法正脸上带笑,点头说道:“殿下在荆州数战数胜,然而心中并未生起轻敌之念,反而愈加谨慎,对这天下大局的看法,还是那么一针见血。”

  百战百败,仍不气馁,这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品质。

  但百战百胜,心无骄纵,这就更加难得了。

  很多人不是承受不了失败,而是打了胜仗之后,心中升起骄纵之情,看不起天下英雄,最后的下场,自然就凄凉了。

  诸葛孔明羽扇轻摇,眼中神光闪烁。

  说实话,他都想要去荆州,辅佐殿下与魏王争锋了!

  成都有法正,何须他诸葛孔明?

  原本刘备让关羽发动襄樊之战,他是不同意的。

  大战不止,民力凋敝,这可是长治久安之策?

  应当与民休息,训练士卒,统一思想,发展经济,屯田蓄粮,日后才有与孟德争霸的实力。

  加之荆州在孙权与曹操两面包围之下,你一面去打襄樊,另一面孙权来偷袭了怎么办?

  事实上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ifang9.cc。四方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sifang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